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_、厚植廉洁奉公文化的历史经验
廉洁奉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其中的精神内涵契合中国_纪律建设的目标方向,对于塑造党员品格、推进党员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涵养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_纪律建设面临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为了巩固群众基础、捍卫无产阶级红色政权,党_坚持“急”的基调、“严”的口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整促教,教整结合,塑造了清正廉洁的党内新风气。同时,通过广泛树立公仆模范、号召干部投身无产阶级劳动、引导人民监督政府等新举措,中国_有效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克己奉公的主动性。
__2021年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一重要嘱咐既是对当代中国_党员的基本党性要求,也是立足于中国_历史经验,对_纪律建设理论的丰富、发展与完善。回顾百年党史,党_在不同时期阶段始终注重纪律建设,积攒了深厚的历史经验,为全体党员践行使命担当保驾护航。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_强调党员同志要明德克己、廉洁奉公,更是彰显着高度的历史自觉,具有强烈的使命指向。其中,廉洁奉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契合中国_纪律建设的目标方向,对于塑造党员品格、推进党员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涵养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初加强_纪律建设的必要性
纪律是指导和规范特定组织内成员行为的规矩,并且是有章可循,具有一定强制性和惩戒性特征的行动准则。马克思、恩格斯在《_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和政治纪律,而政治纪律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保守同盟的一切机密”。这一重要论述为无产阶级建党和开展党建活动提供了原则性的遵循,在入党誓词中,也有相应的体现。此外,早在_一大时期,民主集中制就成为_一条重要政治纪律,《中国_第一个纲领》要求党员同志在被派驻外地工作时,必须接受当地党组织的领导,_下一级组织也要受上级组织的领导和工作指导。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不乏松懈堕落、丧失组织性、原则性、纪律性的党员在党内充当蛀虫。因此加强纪律建设是党组织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生命线,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_xx大报告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_生死存亡。”全面加强_纪律建设,就是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纠正既存的思想滑坡问题,防止潜在的思想动摇风险。
仅展示997字,全文共609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