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党课:传承五四精神 担当时代使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106年前,一场以青年为先锋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的中国大地,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重温五四运动的光辉历史,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担当时代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打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代表团参加。然而,会议却无理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山东主权等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由此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云集天安门广场,举行抗议集会,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们的爱国行为遭到了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30多名学生被捕。随后,北京学生开始罢课,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形成了全国性的学生爱国运动。
仅展示669字,全文共48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