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跟班学习工作总结
今年5月,我有幸被选派到市政协跟班学习。从事乡镇党政办工作一年多,对公文写作、材料撰写等方面有着太多的困惑,亟待向“专家型”的领导和同事请教,来回溯和系统梳理从事公文写作以来的所思所想和所为,进一步提高文字写作水平,做到文字工作再出发。
5个月一晃而过,通过这次锻炼机会,我从研究室的各位同仁、市政协的各位同事身上学习、归纳了文字写作的三点收获:求精、求清、创新。求精是基础,求清是保障,创新是追求。今后我将始终秉持这三点来写好文、做好事。
第一点是求精。
“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以前在写材料时,总是会习惯性的在网络上找寻模板,生搬硬套,凑成一篇大致符合实际情况的文章。来到研究室之后,我仔细学习和研读了研究室近年来的材料,发现不管是通讯报道还是大型讲话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精简”,即使是长篇讲话稿,也没有多余的废话。徐主任曾跟我说,语言的精简不代表知识匮乏,相反,越要将文章写得精简有力,越要丰富的知识储备。研究室每天都有人民日报、湖南日报、x日报等各类报纸,收集这些报纸中有关市政协的报道并剪下来收集成册是我的工作之一。除了搜集市政协的报道之外,我还会从这些报纸里摘抄经典句子、收集名家材料并整理成文档,日积月累,到目前为止,已搜集了上千条亮点标题、上万字经典词句。通过收集积累,丰富自身知识储备,追求“一个字不能加、一个字不能减、一个字不能换”的至臻境界。
第二点是求清。
“千岩万壑巧布局,脉络清晰自宜人”。初读文章,必定要先知其大略,大略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支撑起这个内容的主体框架。要做到骨架挺立、脉络分明,良好的逻辑性思维是基础。研究室每天都要撰写各式各样的材料,虽然以我的水平无法撰写研究室的重要材料,但通过材料汇编、校稿、改稿等工作,我可以见证一个材料的修改完成过程。一篇材料为什么要这样改?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是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样去谋篇布局?通过思考借鉴,反复斟酌,培养自己文字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仅展示827字,全文共19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