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养老托育典型案例材料
“一老一小”,关乎百姓福祉,牵动亿万家庭。__强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xx县(以下简称“xx县”)认真贯彻落实__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与儿童关爱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幸福小院”为载体,以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突出民生问题为切入点,集思广益探索出了农村养老托育的新路径,为破解农村“一老一小”问题提供了有益经验和生动案例。
一、具体做法
(一)党建引领“统”
xx县委将“幸福小院”建设列为全县10件“小切口、微改革”事项之一加以高位推进,正是对群众急盼的“一老一小”工作的热忱回应。对xx县这样集“山区、边远、民族、脱贫”于一体的山区县,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农村“一老一小”问题较为突出。全县常住人口19.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28万人,14岁以下儿童3.42万人,守护好、照料好“一老一小”是保障民生、顺应民意的当务之急。xx县委出台《xx县建设“幸福小院”的实施意见》,构建“党委统筹、组织牵头、属地主抓、群策群力”工作格局,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召集协调,整合党政群团组织和社会资源力量,合力推进“幸福小院”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100个“幸福小院”建设,2024年开展试点先行、面上推开,2025年开展提质巩固,2026年开展达标验收,各乡镇、村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整合资源“建”
按照“三整合、一发动”的思路,有序推进“幸福小院”建设。整合资产,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116个党支部活动室、76个老年人活动室、25所闲置校舍等资源,根据各村老人儿童数量等科学规划布局,坚持不改变老人休闲习惯、不大拆大建、不包办代替,增设施、增服务、增幸福感,为“一老一小”开展活动找好场所。整合资金,采取“政府补一点、村集体投一点、上级争取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县级下达300万元,争取到上海奉贤区民政局对口支援帮扶资金65万元、民政局专项资金40万元,各乡镇投入村集体资金100万元,专项用于“幸福小院”建设。整合资源,充分整合挂钩单位、慈善社工、社会团体、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用好民政、卫健、教体等部门政策资源,因地制宜为“幸福小院”配备厨房、餐厅、日间照料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电视室、儿童活动室、公共卫生间、户外运动场等“八室一场”,坚持因村而异,鼓励“多室合一”。发动群众,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动筹资投劳,充分参与到“幸福小院”建设中来,全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幸福小院”92个。
仅展示1040字,全文共340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