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心得体会
正是杏黄麦收时节,豫南大地峰峦叠翠,山花烂漫。此时此刻,我们来到位于驻马店市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参观学习,在这苍松翠柏间,寻根念初,对标思齐。我在将军的出生地驻足,在英烈的雕塑下凝望,在革命纪念园里徘徊,面对那一张张记载着生与死、血与火斗争的图片,耳听讲解员那充满深情的评说,我不禁泪水夺眶而出。我深深沉思,静静遐想,反复叩问自己:杨靖宇,一个年仅35岁就英勇捐躯于千里之外的中原好汉,英名何以永存,英烈何以永生?
始终高擎理想的旗帜不倒。
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5月加入中国_,在他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曾经使用过不同的名字,杨靖宇是他使用较长也是最后使用的名字。“靖宇”二字取自朝鲜语中“驱逐外敌”之意,折射出杨靖宇将军心中的理想——打倒日本侵略者,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也是一直支撑他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强大精神动力。杨靖宇22岁加入中国_,在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侵犯的关键时刻,他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誓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他曾对假扮村民劝降的赵廷喜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看似平淡的问话,包含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宁肯向前一步死,绝不退后半步生!这就是关键时候的关键少数,中国_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在最黑暗、最无助、大多数人万念俱灰的时候,用自己的灵魂与血性,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的逆行者不仅在过去有、今天有、未来的中国还会有。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中国_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_人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为了心中的理想而连续奋斗,他们心甘情愿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周旋到弹尽粮绝毅然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掩护部队转移被包围毅然投江的东北“抗联”八名女战士,用血肉之躯为部队打开胜利之门的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方志敏就义前豪迈地宣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江姐在酷刑面前大义凛然,“竹签是竹子做的,但是_员的意志是钢铁”;刘胡兰在血淋淋的铡刀面前正告敌人“怕死就不当_”。正是这种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这种舍生取义的革命气节,支撑着党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走过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征程,走到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今天的我们,再次面向鲜红的党旗,再次高举紧握的右拳,再次温习熟悉的誓词。一字一句,都是对_忠诚热爱,都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都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强决心。
仅展示1053字,全文共272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