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从《梁家河》感悟工作的力量与担当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__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语,引领我翻开《梁家河》,走进那个充满故事与力量的陕北小山村。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泥土的芬芳与岁月的温度,让我在阅读中不断思考、感悟,也为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全新认识与深刻启发。
一、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北疆根基
在《梁家河》中提到,面对乡亲们吃水难、照明难等问题,_带领大家打井、建沼气池、打坝造田,一项项实干举措落地生根,改善群众生产条件。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蕴含着他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与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这与当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高度契合。
民族事务无小事,各民族同胞在生活、发展中有诸多诉求,恰似当年梁家河百姓对基本生活改善的渴望。作为民族事务工作者的一员,我要向_学习,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积极宣传政策、实施项目。例如,在实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像__在梁家河做的实事一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切实把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基础。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不能局限于短期帮扶,要依据地区资源禀赋,谋划长远产业布局,扶持特色农牧、文旅融合等可持续产业,培养本土人才,打造民族品牌,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完善基础设施。水、电、路是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资金需求量较大,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协调各方,积极筹措相关资金,解决基础设施“缺位”“瓶颈”问题,助力经济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发展硕果,筑牢民族团结根基。发展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灿烂、资源独特,如何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生态资源变为致富资本,是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将各民族优秀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借鉴梁家河因地制宜谋发展思路,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民族群众的特殊需求,从深挖民俗风情、传承传统技艺、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入手,进一步增强群众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例如,我们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实施的给监测户发放“边销茶”,既延续了南茶北售的传统也让监测户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仅展示990字,全文共178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