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历史小故事(40例)

写作素材

1.朱元璋“廉政谈话”的故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防治腐败、稳固江山,每启用一批地方官员,总要告诫这些预任官员,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这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底的泉水虽然不多,但甘甜清爽,每天都可以汲取享用,泉却始终不会干涸。相反,不愿守用井底之泉,而去追求薪俸之外的财物,则如投身肆虐的洪流,虽可暴饮狂欢,但好景绝不会长,迟早会遭遇灭顶之灾。

2.汤斌识人的故事

某秀才偶然路过书店,见一少年正在数钱购买《吕氏春秋》这部书,不慎将一枚铜钱落在地上。秀才便偷偷用脚踩住,待少年离去后快速弯腰收入囊中。不想旁边坐着一个老者,将这一切完全看在眼中,忽地站起追问此人姓名,然后冷笑而去。后来秀才得到江苏常熟县尉的官职,兴冲冲地整装去赴任,拿着拜帖拜见巡抚大人,但却被告知,他已被弹劾,不用去上任了。秀才不解,传话人告诉他,因为他“贪心”。此人愈发不解,怀疑是一场误会。巡抚衙门的一席话,让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窃贼乎?”你不记得当年书店中的事了?当秀才的时候,尚且视一文钱如命;如今侥幸做了地方官,你能不搜刮索贿,做一个戴纱帽的窃贼甚至劫匪吗?此人这才醒悟当时问他姓名的老者,就是现在的江苏巡抚汤斌,于是非常惭愧地辞官走了。

3.于成龙清廉的故事

清代的于成龙为官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他任黄州知府时,当地遭遇连年饥荒,他一面向上司请求蠲免税赋,赈济灾民,一面开展民间自救,自己常年以粗糠野菜为食,把节省的薪俸口粮用于救灾,老百姓编歌赞道:“要得清廉分数足,唯学于公食糠粥。”后来于成龙官至两江总督,依然是“布衣蔬食,半茹糠秕”“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称他为“于青菜”。于成龙病逝时,部属见其床头旧箱里仅有绨袍一件、靴带二条,瓦瓮中粗米几斤、盐豆豉几碗。康熙曾评价于成龙“居官清正,为古今廉吏第一!”

4.胡寿安“青菜知县”的故事

明代的胡寿安任新繁知县时不但公务廉明,爱民如身,还抽空在后院的空地种满蔬菜,补贴家用,招待客人,百姓感其清廉,称他为“青菜知县”。胡寿安平日居家穿粗布衣,吃粗米饭,睡纸蚊帐,在简朴的生活中获得一种别样的愉悦,他为自己用的纸蚊帐写了一首诗:“紫丝步障最奢华,卧雪眠云自一家,雪又不寒云又暖,扶持清梦到梅花。”胡寿安在信阳做官,任满离任时行囊空空一担轻,百姓相送“如悲亲戚”,他题诗致谢道:“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来时贫。”

5.张堪“渔阳惠政”的故事

东汉时期,汉武帝任命张堪为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太守。当时成都富庶,钱财如山,但他秋毫未取,离开成都时,只乘一辆旧马车,车上唯行囊而已。不久,朝廷又任命张堪为渔阳太守。他在任时秉公执政,“捕击奸猾,赏罚必信”,深得当地人民爱戴。当他提出要在渔阳地区大兴水利时,众多百姓响应,短期之内便开出稻田八千多顷。百姓编了一首歌谣赞颂张堪:“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在渔阳任职8年,边境安宁,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富足,“渔阳惠政”因此而来。

6.王世充因“口惠而实不至”的故事

《资治通鉴》记载,隋末群雄之一的王世充,在攻下洛阳后,被封为太尉。为展示自己有招纳贤才、广开言路的胸怀,王世充在太尉府外立了三块牌子:一求文学才识,堪济时务者;二求武勇智略,能摧锋陷敌者;三求身有冤滞,拥抑不申者。看到这样的三块“广告牌”,每天上书言事的多达数百人。王世充“悉以引见,躬自省览,殷勤慰谕”,于是“人人自喜,以为言听计从”。但事实上,王世充口惠而实不至,“下至士卒厮养,世充皆以甘言悦之,而实无恩施。”轻诺寡信的王世充,渐渐失去了文官武将及百姓的信任,也为自己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7.古代官员“言必信,行必果”的故事

明朝张津在浙江海宁谯楼上题过这样一副对联:“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他主政期间,克己奉公,不徇私情,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清朝乾隆年间的铁面御史钱沣也撰写过一副对联:“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钱沣在担任湖南学政时,曾前往各县视察,按当时的“棚规”,学子要凑钱向学政致意,但钱沣一概不受;他当京官时,不饰车马,只买了一匹瞎了一只眼睛的骡子当坐骑。

8.古代官员正身直行的故事

唐代元德秀任地方县令期间,立志以圣贤之风勤勉于政,坚持洁身自好、持身以廉,从不收受贿赂,过着“禄薄俭常足,官卑廉自高”的生活。他在鲁山做县令三年期满离任时,只有一匹薄布,别无分文,百姓与之挥泪而别。唐人卢载在《元德秀诔》中赞曰:“谁为府君,犬必舀肉。谁为府僚,马必食粟。谁死元公,馁死空腹。”北宋司马光评价道:“德秀性介洁质朴,士大夫皆服其高。”元德秀戒贪止欲、正身直行、造福百姓,堪称清官典范。

仅展示1990字,全文共7914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红色诗词《七律·长征》里的党史故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5年10月,在中央红军主力即将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

西柏坡红色故事: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8年底,毛泽东在西柏坡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毫不含糊地指出: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派……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任弼时的红色家风与崇高品格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红色足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弼时同志非常重视家风建设,身体力行,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对红色家风的形成与发扬,增添了厚重的积淀。

朱德的入党故事一波三折

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朱德发奋学习,并且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感化与引导下,“思想大大地发展了”,被共产主义事业所吸引,决心参加这个党,成为其中一分子,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与自由,为全人类的幸福而献身。

李大钊的七个小故事

李大钊出生于1889年10月29日,当时正处于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之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大钊走上了求学之路。他从小聪明好学,六岁起入读乡村私塾,九岁时手抄《重译富国策》,十六岁参加科举考试,1905年科举停办后进入永平府中学堂学习了两年新学。

最近上新
小学开学典礼家长代表发言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这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学期的启航。我,作为一位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位家长代表,站在这里,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喜悦。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发言,我深感荣幸,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段充满梦想与探索的小学时光。

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按照党组织安排部署,本人紧扣本次组织生活会主题,围绕案件特点和案发原因,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情况,深入查摆问题不足,深刻剖析问题根源,进一步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进展情况调研报告

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与中心工作结合度不够、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而作为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价值观的多样化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x集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条例》,我明确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充分认识制定《条例》的重要意义。二是准确理解《条例》的制度内容。三是切实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为了更好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公司面对能源转型新形势新任务,探索五个坚持”意识形态工作法,力求在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上下功夫见实效,为加快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