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现实表现政治画像材料
有一年,科里一名年轻同志想去读研,主管文字的秘书长开玩笑道“服务好一任主要领导,工作之辛苦、知识之积累、思路之开拓,相当于读一个博士学位了!”我们笑着问他读了几个博士学位,他伸出五指,意味深长地说,这5位“博士生导师”风格不同、思路不同、阅历不同,每个人都是一本醇厚隽永的大书。
从事文秘工作,幸运的话能读几个博士学位。一般情况下,也都能赶上一个“毕业季”。最近,我们这里主要领导变动,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博士生导师”,快要与我们挥手再见了。文秘工作,以文稿始,以文稿终。离别之际,还有一套重量级文稿,就是干部考察资料(供组织部门参考),包括三年工作总结、现实表现材料、三历三格三件事等,其中难度较大的是现实表现材料。送导师、踏征程,最后一稿情更浓,越是难写越要拿出最高水平。我们常讲,“迎来送往”有两篇大稿。“来时”法律意义上第一篇文稿是人代会上任命后的表态发言(28. “一把手”任职表态发言怎么写),“走前”最后一篇文稿就是现实表现材料,又称领导干部画像。下面结合近年来撰写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些体会。
1. 总的要求:画得出色出彩、出新出众
为什么将这份文稿称为画像?就是想通过这份材料,让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不熟悉的人一看就如见其人。
比如,《三国演义》中谈到一个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通过相貌、事迹等描写,大家一看便知是关羽。当然,现实表现材料不能太文学太演绎,但总的要求是一样的。
具体方面:
仅展示657字,全文共3308字